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国际 >  >> 
今日关注:两场演出29日登陆“南方会演”:《太阳山上》塑造“真实的人”,《文成公主》展藏戏精髓
来源: 极目新闻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29 15:07:20

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张聪

通讯员 黄影


(资料图片)

正在武汉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戏曲(南方片)会演好戏连台,渐入高潮。 28日下午,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《太阳山上》剧组和西藏自治区藏剧团《文成公主》剧组先后和媒体见面,为武汉观众推介两部风格迥异的英雄史诗。

由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带来的创作剧目《太阳山上》改编自季宇小说《最后的电波》,生动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,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电报局报务员李安本从一个“好吃懒做贪财好色”的小人物,在血与火的洗礼中,最终完成了解革命、认同革命、投身革命的精神蜕变历程。

29日晚,《太阳山上》将在湖北剧院上演。该剧艺术总监、梅花奖获得者黄新德介绍,排这个戏,就是因为剧团不希望生产“一次性产品”,不希望生产“豪华垃圾”,“不是过把瘾就死,那不是戏曲的未来,而是戏曲的坟墓。”他提到,作为严凤英、王少舫的“母团”,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希望在《太阳山上》的创作中给出新的黄梅戏思路,“有别于古装戏的长袖善舞,同时没有描写一个高大上的正面人物,而是去着墨塑造一个真实存在的人。”

《太阳山上》剧照

导演李建平也提到,《太阳山上》将原著小说中符合戏曲美学和叙事方式、最适合舞台呈现的部分改编出来,“这部戏最重要的是写出了真正的人性 ,这个人物可以说是浑身缺点,从头到尾都不适应新四军的纪律,有自己的贪婪、贪图享受的一面,但也有最终的‘浴火重生’。”据悉,剧中的“太阳山”既是地名,也是一种人生的意蕴。

除却《太阳山上》,28日当天,藏戏《文成公主》也完成了推介。据悉,藏戏源自民间歌舞、说唱艺术和宗教艺术,后逐渐形成以唱为主,唱、诵、舞、表、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。2006年5月,藏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。

29日,由西藏自治区藏剧团创作演出的藏戏《文成公主》将在珞珈山剧院亮相第三届全国戏曲(南方片)会演。

《文成公主》剧照

团长、国家一级演员、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班典旺久介绍,藏戏常演剧目有“八大传统藏戏”,演出一般分为“顿”(开场祭神歌舞)、“雄”(正戏传奇)和“扎西”(祝福迎祥)三个部分,多在露天广场上演出,一部戏可以演四五天,观众也会加入演出。

作为藏戏八大经典之一,《文成公主》流传甚广,此前曾排演过京剧藏戏、实景演出等多个版本,此次来汉的《文成公主》时长为两小时左右,剧情更加精炼,全剧继承了藏戏经典的唱腔、念白,部分主演在演出中拿掉了传统藏戏的面具,让观众看到演员更生动的表演。

【图片由第三届全国戏曲(南方片)会演官方提供】

(来源:极目新闻)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